你好,欢迎来到德中文化技术交流促进会!
新闻资讯

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:中德企业存在更多互补空间

2021-04-08来源:点击:2076

2020年世界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全球贸易遭受沉重打击,中德贸易仍然实现逆势增长。据德方数据显示,2020年德中双边贸易额约为2121亿欧元,同比增长3%,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。



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对此表示:“中德企业在更多领域有互补和合作的需要。”


封兴良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,从历史角度来看,中国与德国没有地缘政治矛盾;从贸易角度来看,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。未来,随着中德经贸关系不断深化,将在金融业、电信、信息通信技术、制造业、工程和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。


中国的营商环境是否适合德资企业发展?


在封兴良看来,中国的营商环境总体上非常适合德资企业发展,具体来说,不同地方也有明显的差异。他指出,目前超半数德资企业集中在长三角一带,因为相对而言,中国东南地区往往更加务实,更讲究国际规则,招商引资的方法更透明,商业环境也会更加开放。


中资企业是否能适应德国商业生态?封兴良以德国北莱茵-威斯特法伦州(下称“北威州”)为例,介绍了中资企业在德发展情况。


据封兴良介绍,北威州不是德国面积最大的州,但人口最密集、经济历史最悠久,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物流体系,世界最大的内陆港、中欧班列的终点站——杜伊斯堡,就位于北威州。德国本土50强企业中,在北威州的就有18家。


近年来,北威州正日益成为中国赴德企业投资的首选地,中资企业在北威州的投资呈现出增速快、实业多、成功率高等特点。对于中国企业到北威州投资,封兴良给出了一些决策建议。他指出,到国外投资要先把自己准备好,充分了解市场。他称,目前已有包括华为、中兴、三一重工、五矿、徐工在内的1200多家中资企业在北威州落户,这些企业一开始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,找到了适合自己的、具有竞争力的业务发展领域。


谈及中德企业未来合作重点,封兴良指出,数字化、工业4.0是中国和德国企业下一步合作的重点方向。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,德国亟待快速发展。他进一步解释,德国精于传统车制造,对电动汽车天然存在偏见,因而错过了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好时机,尤其在电池制造方面并不擅长;而中国的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都有非常出色的电动汽车电池厂,这是德国需要学习的。


在自动化生产和网络应用上,中德也存在相当大的互补空间。封兴良表示,德国在机械和制造方面无人可比,工业自动化率非常高,柴油机、内燃机制造领先世界。但德国网络发展不及中国,阿里巴巴、美团等展现出的超强的网络应用,是德国亟需加强的。


封兴良还提到,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会给中德两国企业带来更多机会。他表示,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促进中德双方共同提高市场开放度、优化竞争条件。一方面,德国企业有望在中国获得更好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环境,在中国内部创造更多良性竞争,另一方面,也为中国企业反向进入德国市场打开通道。


谈及2021年中德贸易的发展,封兴良非常乐观,他认为,当前疫苗大规模接种,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,病毒严重变异、继续蔓延的可能性很低。他称,随着未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签订,中德贸易百分百会延续良好的势头。